金秋安泽,太岳丹艳、山花烂漫。在这块留下了无数革命先烈奋斗足印的土地上,如今,在县委、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下,已成为缅怀先烈、追忆往昔的红色记忆旅游圣地。 薪火传承 红色记忆永存 安泽素有“太岳山上小延安”之称,共有红色纪念地22处,是太岳革命老区。抗战时期,太岳军区司令部、太岳军区政治部、太岳兵工厂、新华日报印刷厂,以及太岳行署都曾在此驻扎。刘少奇、邓小平、朱德、陈赓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安泽生活和战斗过,留下了光辉的足迹。1942年4月26日,邓小平同志在安泽的石槽村亲自组织召开“石槽会议”,做出了“开辟和巩固、建设岳南根据地,建立抗日民主政权,改造基层政权,发展地方游击队”的重要指示,实现了我军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重大转折。安泽先后有1300多名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,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。 立足红色资源优势,传承光荣革命传统,安泽精心打造了杜村乡、沁河庄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,安泽太岳行署旧址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西省第三批国防教育基地。太岳精神彪炳史册,成为当地宝贵的精神财富。 刘少奇路居地正是散落在安泽这块红色土地上的一颗“璀璨明珠”。其坐落于和川镇沁河庄穆家原村,占地约200亩,现全面对外开放。1985年,沁河庄穆家原村吕世论家窑洞被县旅游局认定为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路居”。吕世论搬迁后,沁河庄村委不定期对土窑的安全情况、外表及窑洞内部进行维修。2014年,被授予“安泽县红色教育基地”后,沁河庄村委对土窑进行了大规模修缮。由于土窑年代久远,长期无人居住,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2016年10月,当地对刘少奇路居旧址进行了重建。2017年4月,一期工程完工,包括红色记忆小院、刘少奇纪念壁、少奇广场。二期工程拓展基地目前接近尾声,忆苦思甜农家乐、拓展基地、穆家堡、拓展步道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,拓展设施、民宿、采摘园以及元朝地道的开发正在施工。自2017年“五一”开馆之日起,刘少奇路居地陆续有到访游客、党支部和采风团等,截至2018年春节假期结束,其旅游人次突破12万,乡村旅游共盈利10万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万余元。 瞻仰圣地 净化一次灵魂 安泽红色旅游寓教育性、趣味性、参与性于一体。为了增添游览情趣,让景区成为游客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渠道,安泽排练了抗战革命剧、民俗表演,让游客在趣味性中了解安泽的历史,感悟千年古县的文化魅力。 今年4月26日,“山西抗战·国家记忆”山西军民抗战史实展在杜村乡开展。此次展览由省委宣传部、省委党史办、省文物局主办,中共安泽县委、安泽县人民政府、八路军太行纪念馆、省烽火抗战博物馆承办。 目睹着一件件记载着烈士们英雄壮举的历史图片和遗物,聆听着一段段动人的革命故事,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、勇于担当、甘于清贫、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。 安泽红色精神薪火相传,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先后有1300多名荀乡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。1943年10月至11月,日军集中3万余众兵力,主攻太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,但是在冀氏、安泽两县游击队和民兵的密切配合下,太岳部队不仅重创敌人,突出重围,而且安全转移和保护了军区的老弱病伤员、几万斤军粮、军械所的机械与军火,受到陈赓司令员的嘉奖。10月21日,年仅23岁的女区长王光率上寨村民兵掩护群众转移途中为引开追兵视线,被敌抓获,在辛庄村庙上受尽酷刑,仍坚贞不屈,最后被灭绝人性的日军开膛破肚,挖去心脏,壮烈牺牲。勤劳朴实、坚韧不屈的安泽人民前赴后继、奋勇向前,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,用鲜血和生命孕育了伟大的太岳精神,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。 近年来,安泽县深入挖掘太岳红色文化,将境内的红色遗迹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、党史教育的课堂,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优势。2012年,王光烈士墓、太岳行署、太岳军区司令部、太岳军区政治部等已被确定为“省级爱国主义基地”。 2018年4月4日,市委组织部将太岳行署旧址确立为“市级党性教育基地”。 4月17日,太岳行署旧址被授予“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”。 4月26日,太岳革命史陈列馆又被授予“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”。 6月8日,临汾军分区将太岳行署旧址确立为“党员干部教育实践基地”。 未来,安泽将以更加丰富的红色记忆形式吸引省内外干部群众,追寻红色足迹、传承红色文化、感悟红色精神,把这里建设成为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、继承革命精神、接受精神洗礼的重要阵地。(滕宁 裴文胜 郭宁) |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临汾金融网 ( 晋ICP备15007433号 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